固始县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活力奔涌
■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小宝 通讯员 徐纯 祝孟超 柴瑞 舒志
游客正在采摘翠玉梨 周以宏 摄
夏日的固始县,万物繁茂,生机勃勃。漫步蓼城大地,金蝉振翅、梨桃飘香、野菊满坡,一个个特色产业扎根乡土、多点开花,既鼓起了乡亲们的“钱袋子”,还激活了乡村振兴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金蝉振翅:闲置林地变身“聚宝盆”
如何让闲置林地焕发新生?固始县马堽集镇姚寨村摸索出一条新路径,让“地下蛰伏”的金蝉化身百姓增收的“树上黄金”。
盛夏夜晚,姚寨村金蝉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柳林间灯火闪烁,村民们手提水桶穿梭其间,熟练地采收金蝉。
“一晚上采收金蝉能挣几十块,农闲时多了份收入,心里踏实!”村民孙先芳的话道出了大伙的真切感受。
2018年,从杭州返乡的黄伟崴看中马堽集镇沙质土壤与护林带的天然优势,租用104亩闲置林地开启金蝉规模化养殖。如今,已有40亩出土金蝉,每亩年收益8000元,年增收超30万元。从建成全市首家金蝉种苗孵化基地,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,再到开发金蝉采收体验游,他延伸产业链条,带领合作社搞起“立体种养”,同时还在林间套种庄稼、养殖家禽,收集蝉蜕加工中药材,让单一养殖升级为复合型产业链。
“现在有900多家养殖户跟着我养金蝉,下一步计划扩大规模、提升服务能力,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。”黄伟崴的话语里,满是对共同富裕的期盼。
梨桃飘香:甜蜜产业串起“致富链”
固始的“甜”,不仅甜在舌尖,更甜在乡亲们的心坎上。南大桥乡的梨园、陈淋子镇的桃园,以累累硕果串起一条富民强村的“致富链”。
7月31日,南大桥乡果满园种植家庭农场内,580亩梨树与160亩桃树郁郁葱葱,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。
“这里的果子是原生态种植,孩子爱吃,我每年都来采摘!”市民王帅的认可,是农场负责人张明东坚守绿色理念的最好见证。
自2014年成立以来,农场已带动周边5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年发放工资超70万元。如今,张明东又探索加工路径,古法熬制的秋梨膏成了抢手货,梨膏糖、小碗炖梨、水果罐头等新品也将上市,推动“甜蜜经济”持续升级。
在陈淋子镇,科技为“甜蜜产业”再添助力。前庄村龙来福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,引进霞晖十号、紫金玉翠等鲜桃新品种,十几个优质品种梯次成熟,让采摘季从5月持续至10月,日均销售2000余斤,“采摘游+线上销”让“固始桃”走向全国。
花种遍野:药用野菊铺就“振兴路”
在固始县的特色产业版图上,药用野菊花正成为新亮点。段集镇的田野间,连片野菊正处于二次打顶期,长势正旺。
产业要发展,技术是支撑。近日,该县举办药用野菊花种植技术培训,种植大户齐聚一堂“充电”。专家结合固始县的土壤、气候特点,详细讲解药用野菊花种植与采摘要领,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技术动能。
这朵“致富花”的落地,离不开信阳农林学院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。2023年,该工作队在段集镇乐道冲村推广药用野菊花种植试验成功,其“易管理、抗旱强、收益高”的特点很快被村民认可。
“药用野菊花亩产收益能达1500元,现在全村几乎家家都种植,我们80余亩的育苗基地源源不断提供种苗,人均增收超3000元。”段集镇乐道冲村党支部书记汪定坤说。
据了解,药用野菊花浑身是宝:花可入药,茎秆和叶片粉碎后能作饲料添加剂,还能制成外敷药包。
“我农闲时就来菊花地打零工,一两个月就挣了四五千元!”村民汪德义的话道出了实惠。
目前,该县药用野菊花的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,未来还将持续做深做实这篇“致富文章”,让药用野菊花成为群众的“致富花”、中药材产业的“金字招牌”。特色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“源头活水”。该县通过大力发展金蝉养殖、梨桃种植、药用野菊种植等特色产业,构建起涵盖21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、48个“三品一标”认证、3个农业农村部地理产品标志、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的农业品牌矩阵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责任编辑:张茜
免责声明:
1.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,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,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使用。
2. 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河南经济报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3.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邮箱:jingjibao@qq.com
相关阅读
2025-08-07
2025-08-07
2025-08-07
2025-08-07
2025-08-07
2025-08-07
2025-08-07
2025-08-07
热门推荐
阅读排行